地址:湖北恒普科技有限公司地處洪山區珞獅南路519號高農大廈1603 企業郵箱:hp@ontop.com.cn TEL:(027)87463670 FAX:(027)87463671
湖北恒普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武漢 鄂ICP備11014975號-1
湖北恒普科技有限公司
新聞資訊
2018年(第17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發展報告及名單

根據國家統計局批準、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的2017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報數據,經各地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初步審核、工業和信息化部最終核定,2018年(第17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下稱“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名單揭曉。
一、本屆軟件百家基本情況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入圍門檻為軟件業務年收入16.2億元,比上屆提高1.7億元,增長11.9%;2017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7712億元,比上屆增長16.5%。其中,排首位的企業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已連續十七年蟬聯軟件百家企業之首,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分別列第二和第三名。
二、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發展特點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社會加快形成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的共識,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對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的認識,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進入新的發展機遇期。軟件百家企業抓住機遇,強化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堅持開放發展,抓好新興領域信息技術突破,深入推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傳統行業和領域的應用,實現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業務收入實現快速增長,規模實力邁上新臺階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整體規模繼續擴大,2017年共完成軟件業務收入7712億元,比上屆增長16.5%,增速同比加快6.3個百分點,高于全行業收入增速2.3個百分點,占全行業收入比重達到14%。其中,軟件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達13家,比上屆增加4家;軟件業務收入過40億元的企業已近半,達47家,比上屆增加9家。較五年前軟件百家企業的業務收入翻了一番,過百億企業數增加了11家,過40億元企業數增加了28家。
(二)加快探索轉型升級路徑,部分企業實現領先發展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中,超過三成的企業收入增長率超過20%;增速超過50%的企業達到9家;兩年持續在榜企業中,排名提升超過10位的企業達到15家。部分企業依靠積極轉型和自主創新實現突破,如北京華勝天成公司實施服務轉型以及在云計算領域打造自主品牌“天成云”,排名提升41位;部分企業深入研究和推進新興技術的應用,如北京易華錄公司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智慧城市和交通、安防領域,排名提升29位;部分企業推動專業領域的高端化發展和在新興領域布局并重,如江蘇潤和科技在聚焦金融信息化領域的同時,圍繞物聯網“芯片、平臺、應用”的戰略布局也初步成型,排名提升20位;部分企業如科大訊飛、大疆創新等,在新興領域積累獨特核心技術,連續兩年排名大幅提升,今年分別提升18和14位;另有部分企業依托自有終端品牌優勢,深耕產業鏈上下游,提供移動端解決方案,如廣東維沃軟件、小米移動、云中飛均實現10位以上排名提升。
(三)企業持續發展能力增強,但盈利水平出現分化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更新率明顯下降,兩年都在榜企業93家,有7家企業首次或重新進入名單,企業持續增長能力增強。本屆軟件百家企業2017年實現利潤總額1713億元,比上屆增長15.8%,占全行業利潤的19.6%;受競爭激烈、人工等成本上升較快影響,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平均主營利潤率為10.7%,平均總資產利潤率8.5%,分別低于上屆0.8和0.7個百分點。其中主營利潤率低于5%的企業24家,比上屆增加6家;但連續兩年利潤率超過20%的企業達11家,比上屆增加2家,持續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四)企業研發投入保持增長,創新質量進一步提升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共投入研發經費1550億元,占全行業研發投入的27.6%,遠超收入和利潤在全行業比重,是軟件業研發投入的關鍵主體。企業平均研發強度9.7%(研發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高于全行業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研發強度超過15%的企業有15家,其中有12家連續兩年研發強度超過15%;參與研發的人員數接近46萬人,占軟件百家企業總從業人員數的46%,與上屆相比增長17.9%。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著作權登記量超過3萬件,比上屆增長近40%;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2017年國內企業專利授權量排名,華為、中興分列第2和5名,小米移動和深圳云中飛所屬的小米、歐珀公司專利授權量也名列前茅。
(五)產業鏈體系不斷延伸,新興領域實現蓬勃發展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在軟件產品、信息技術服務和嵌入式系統軟件三個領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30%、45%和25%,與上屆相比,信息技術服務領域收入占比明顯上升。產業鏈的完整性不斷提升,在傳統軟件開發領域,發展出“傳統產品模式”和“軟件服務化模式”,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在信息技術服務領域,從單一的系統集成服務向產業鏈的前后端延伸擴展,基本形成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設計與開發服務和信息系統集成、及后期運維服務齊頭并進的發展格局;在新興產業領域,充分運用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和手段,企業實現快速迭代,催生出更多的新興服務業態,本屆軟件百家企業的云服務相關的運營服務收入增長超過90%,數據處理服務收入增長1倍多。隨著各項技術之間、技術與產業之間的融合加深,產業鏈中的分工也在進一步細化和延展,有的企業從“網”延伸到“云”,發展云數據中心、云操作系統以及拓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應用,有的企業從“網”延伸到“端”,從現有的固定終端向云終端、從家庭終端向企業和個人終端、從通信終端向物聯網終端,以及運行于各種終端的APP方面發展,構建出軟、硬、服務一體化的產業鏈體系。
(六)堅持開放發展,國際化經營穩步推進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堅持以業務國際化為增長新動能,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強化與重要客戶和戰略伙伴的深入合作,謀求海外市場布局和本地化經營。本屆軟件百家企業2017年實現軟件出口257億美元,比上屆增長22.4%;出口主要市場由傳統市場向新興市場拓展,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以及各類國際合作不斷落地,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軟件出口明顯上升,雖整體規模不大,但增勢突出,對東南亞等國軟件出口擴大一倍,對非洲和印度的軟件出口分別增長了50和30余倍;傳統的主要出口和外包服務市場發展分化,對歐洲國家出口穩步上升,對美出口小幅增長,對日出口出現下滑。本屆百家企業跨國經營活動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有四成以上企業持續開展跨國經營活動,有20家在境外設立了分公司或研發中心,有18家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在海外的本地化經營穩步推進。
(七)貢獻日益提升,發展尚需努力
本屆軟件百家企業2017年上繳了全行業30%的稅金,吸納從業人數99.4萬人,占全行業從業人數的16%,比上屆增加了17.4萬人,有力支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與此同時,也要清醒的認識到,與國際大企業相比,百家企業整體偏小偏弱,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仍不強,核心技術自主性差,基礎軟件、系統軟件仍掌握在歐美企業手中。除此之外,本屆百家企業還出現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一是成本和費用上升較快,盈利能力和研發投入有待提高。本屆軟件百家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長26.1%,銷售費用增長34.9%,管理費用增長14.9%,人工成本增長超過10%,均呈現較快增長勢頭,部分企業主營利潤率和研發強度的提高已受影響。二是企業轉型和跨界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障礙,很多企業仍處于轉型探索過程中,主營方向與定位模式不清晰,增長受到影響;一些企業順應技術與產業融合趨勢努力跨界,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的融合應用仍面臨多方面挑戰。三是高端頂層設計人才和跨界型核心人才缺乏、人才流失問題持續突出,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能力。國內外環境變化,可能會使一些問題更加凸顯,這些需要我國軟件企業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堅定轉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附件:2018年(第17屆)中國軟件業務收入前百家企業名單
序號 |
企業名稱 |
1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2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3 |
海爾集團公司 |
4 |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
5 |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
6 |
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7 |
南京南瑞集團公司 |
8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9 |
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
10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11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
12 |
金山軟件有限公司 |
13 |
北京中軟國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14 |
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 |
15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
16 |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17 |
東華軟件股份公司 |
18 |
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
19 |
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0 |
熊貓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
21 |
上海華東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22 |
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3 |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24 |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5 |
深圳市云中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26 |
文思海輝技術有限公司 |
27 |
福建星網銳捷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28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29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30 |
江蘇省通信服務有限公司 |
31 |
北京京東尚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32 |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 |
33 |
中國軟件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34 |
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5 |
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36 |
福州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37 |
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 |
38 |
神州數碼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
39 |
上海華訊網絡系統有限公司 |
40 |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41 |
廣州佳都集團有限公司 |
42 |
廣東維沃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
43 |
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44 |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45 |
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6 |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 |
47 |
深圳市金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8 |
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
49 |
中國電子科技網絡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
50 |
中興軟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1 |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52 |
北明軟件有限公司 |
53 |
四川省通信產業服務有限公司 |
54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55 |
石化盈科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56 |
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57 |
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 |
58 |
深圳天源迪科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59 |
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 |
60 |
中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61 |
深圳創維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
62 |
江蘇金智集團有限公司 |
63 |
東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
64 |
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65 |
攜程旅游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
66 |
浙大網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7 |
高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68 |
信雅達系統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69 |
萬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70 |
江蘇潤和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
71 |
金蝶軟件(中國)有限公司 |
72 |
北京華宇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73 |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4 |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5 |
天地偉業技術有限公司 |
76 |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77 |
啟明星辰信息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8 |
博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9 |
北京中油瑞飛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80 |
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1 |
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82 |
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83 |
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4 |
普天信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85 |
南京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6 |
北京神州泰岳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87 |
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88 |
上海漢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89 |
先鋒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90 |
大連華信計算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91 |
銀江股份有限公司 |
92 |
云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
93 |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 |
94 |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
95 |
山東中創軟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96 |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97 |
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98 |
廣州杰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9 |
長城計算機軟件與系統有限公司 |
100 |
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